勒内·朱尔·拉利克(Rene Jules Lalique,1860年4月6日-1945年5月1日)是法国珠宝商、大奖章获得者和玻璃设计师,以其玻璃艺术、香水瓶、花瓶、珠宝、枝形吊灯、钟表和汽车引擎盖装饰品的创作而闻名。
生平
拉利克早年学习了日后赖以成名的设计及艺术方法。两岁时,他的家搬到巴黎郊区,但会去埃伊度暑假。这些旅行影响了他后来的自然主义玻璃作品。他的父亲去世后,拉利克开始在巴黎做金匠路易·奥科(Louis Aucoc)的学徒。勒内·拉利克于1945年5月1日或5月5日在巴黎逝世,享年83岁。勒内·拉利克被安葬在法国巴黎的Père Lachaise公墓。他的孙女玛丽·克劳德·拉利克(Marie Claude-Lalique;1936年-)也是一位玻璃制造商。她于2003年4月1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Fort Myers逝世。
教育生涯
1872年,12岁的他进入了杜尔盖学院(Collège Turgot),在那里他开始绘画和素描。他参加了巴黎艺术装饰学院的夜校。他从1874年到1876年在那里学习,随后在伦敦Sydenham的克里斯特贝尔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。在那段时间里,他还拜巴黎新艺术珠宝商和金匠路易·奥科(Louis Aucoc)为师,学习金匠技艺。在Sydenham艺术学院,他的平面设计的技能得到了提高,并且他的自然主义艺术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
1876年,16岁的勒内·拉利克(René Lalique)成为珠宝商路易·奥科(Louis Aucoc)的学徒。奥科是当时巴黎领先的珠宝商之一,这为年轻的勒内·拉利克提供了一个学习珠宝生产和设计的绝佳机会。在此期间,拉利克还在巴黎的装饰艺术学院学习。到1881年,拉利克成为几家法国珠宝公司的自由设计师,包括卡地亚和宝诗龙。1886年,他在巴黎的朱勒·Destape(Jules Destape)以前的工坊开设了自己的工坊。1890年,勒内·拉利克在巴黎歌剧院区开了一家珠宝店。在这家新店铺工作期间,勒内·拉利克创作了一些最著名的珠宝设计,并尝试使用玻璃材料。他的珠宝设计的主要图案是自然世界。他不仅受到法国乡村的自然环境的影响,还受到日本自然艺术的图案的影响。他还将许多材料融入了他的珠宝设计中,这些材料在当时的高端珠宝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,包括玻璃、角、珍珠、半宝石、珐琅和象牙。他只为了艺术外观而使用典型的时期宝石,而不是为了它们的价值。因此,他的拉利克珠宝创作不仅仅是宝石的持有者,它们本身就是艺术品,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和巨大的需求。
新艺术珠宝设计师
从英国学成归来后,他为法国珠宝商卡地亚(Cartier)、宝诗龙(Boucheron)和其他品牌设计珠宝,以自由艺术家的身份工作。1885年,他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,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珠宝和其他玻璃制品。1895年后,拉利克还为塞缪尔·宾(Samuel Bing)的巴黎商店、新艺术之家(Maison de l’Art Nouveau)创作作品,新艺术运动由此得名。卡拉乌斯·塞浦路斯·古尔班基安(Calouste Sarkis Gulbenkian)是拉利克的主要赞助人之一,在近30年的时间里,委托他创作了140多件作品。
玻璃品制作
赖利克最擅长用玻璃艺术创作作品,在20世纪20年代,他以装饰艺术风格而闻名。他负责设计诺曼底号轮船餐厅和“大沙龙”的玻璃墙和典雅的彩色玻璃柱,以及位于泽西市米尔本的圣马修教堂(赖利克的“玻璃教堂”)的内部装置、十字架、屏风、壁架和祭坛[10]。作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一部分,他的许多珠宝和花瓶都展示了植物、花卉和流畅的线条。
勒内·拉利克的独特作品和商业作品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大量公共博物馆,包括里斯本的Calouste Gulbenkian博物馆、日本的Hakone拉利克博物馆、法国的Musée Lalique和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、德国的Schmuckmuseum Pforzheim、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、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康宁博物馆,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荷兰皇家博物馆。
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n%C3%A9_Lalique